新聞動態(tài)
|
傳媒掃描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生物多樣性對生態(tài)系統功能的影響機制日益受到廣泛關注,是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過對沿海拔梯度的森林群落樣帶的研究,揭示了多維生物多樣性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功能的影響機制。 氣候變化、土地利用和地表覆蓋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加速喪失,進而影響了生態(tài)系統的服務功能。我國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中國西南山地”的核心區(qū)域,區(qū)域內著名的玉龍雪山因森林群落垂直結構明顯,為研究森林生態(tài)系統功能提供了天然的場所。從2013年開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連明研究組和李德銖研究組在麗江玉龍雪山建立了沿海拔梯度的森林群落樣帶,旨在開展全球變化生態(tài)學和群落生態(tài)學研究。 最近,他們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哥倫布大學研究人員合作,以玉龍雪山沿海拔梯度樣帶為平臺,綜合物種多樣性、系統發(fā)育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和喬木、灌木和草本為主的森林垂直結構,研究了不同空間尺度下,生物多樣性對生態(tài)系統功能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喬木的地上生物量和群落性狀組成,與功能多樣性呈正相關關系,地上生物量并未顯著降低林下生態(tài)系統。而灌木的生物量與種子大小和功能多樣性相關聯,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則主要受系統發(fā)育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的影響,在林下群落中扮演重要角色。海拔梯度主要通過物種多樣性、系統發(fā)育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對生物量產生間接影響。 研究表明,隨著空間尺度增大,多樣性與生態(tài)系統功能之間的相關性呈上升趨勢,暗示在更大空間尺度上,生物多樣性與生態(tài)系統功能之間的關系可能更為緊密。 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fā)表在國際生態(tài)學頂級期刊《生態(tài)學快報》上。 《科技日報》(2019年7月8日 第03版) 來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7/08/content_425179.htm?div=-1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