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傳媒掃描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培育出3個報春花新品種,并通過評審獲得了3個云南省園藝植物新品種授權(quán)證書。這3個新品種分別是橘紅燈臺報春和霞紅燈臺報春的天然雜交后代“紅粉佳人”和“金粉佳人”,以及茴香燈臺報春與海仙花的天然雜交后代“白水紫霞”。 我國西南地區(qū)被認為是世界報春花屬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但報春花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創(chuàng)新利用與新品種開發(fā)方面研究相對滯后,真正的自然雜交研究實例報道也很少。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對這些遺傳背景清晰、引種成功的雜交后代建立了觀賞性狀評價體系,篩選出了觀賞性狀突出、具有廣泛園藝利用前景的天然雜交后代單株,突破了這些優(yōu)良單株的高效營養(yǎng)繁殖技術(shù),并掌握了其高效集成栽培技術(shù)。 近年來,該團隊關(guān)注報春花屬植物的自然雜交與雜交后代的園藝利用,前期以橘紅燈臺報春、霞紅燈臺報春及其兩者形成的雜交后代為研究對象,通過片段測序、分子標記以及大量的野外試驗揭示了這一雜交過程及其可能的維持原因。 同時,該團隊以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茴香燈臺報春與廣布種海仙花的天然雜交區(qū)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自然雜交與極小種群形成與維持的關(guān)系。研究發(fā)現(xiàn),茴香燈臺報春目前僅有1個居群保持較純的遺傳背景,其余2個居群均檢測到雜交漸滲的存在;尤其是在白水臺居群,大部分形態(tài)鑒定為茴香燈臺報春的個體檢測到回交漸滲,且其比例遠大于廣布種海仙花。另外,這種不對稱雜交漸滲與合子后種間雜交親和性差異相關(guān)。相關(guān)研究成果近期發(fā)表在《BMC植物生物學(xué)》上。(中國科學(xué)報 作者高雅麗) ?。ɡッ餍畔⒏?2019年8月16日) |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xué)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