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傳媒掃描
【中國科技網(wǎng)】云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文章來源:中國科技網(wǎng) |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 作者:趙漢斌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記者從云南省政府新聞辦5月22日舉行的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fā)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云南省積極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指由于物種自身因素或對生境的苛求,分布區(qū)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的脅迫干擾,種群退化,個體數(shù)量持續(xù)減少,種群及個體數(shù)量都極少,已低于穩(wěn)定存活界限,并隨時面臨滅絕危險的野生植物。2012年,國家林業(yè)局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聯(lián)合印發(fā)《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guī)劃(2011-2015年)》,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成為一項國家工程。
《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研究與保護》(圖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衛(wèi)邦研究員帶領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等,自2004年開始了相關的系統(tǒng)研究與實踐。目前,云南省已建立了30個保護小區(qū),保護了23個分布于保護區(qū)有效保護范圍外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或一些種類的種群,使就地保護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物種數(shù)達到67種15萬余株,保護了以巧家五針松、云南金錢槭、多歧蘇鐵、華蓋木等為代表的一批典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 在云南省內的植物園、樹木園或其它種質圃共繁殖栽培了61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10萬余株,在植物園和種質圃構建木本極小種群野生建遷地保育種群25個;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了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種子94份、28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DNA材料156份。 此外,云南省還在文山州、紅河州、普洱市和大理市共建設了木本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近地保護和回歸試驗研究基地5個,回歸定植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16種30891株,并開展9種8855株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近地保護試驗示范研究。 目前,以孫衛(wèi)邦團隊為主體申報、依托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的“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重點實驗室”,屬國內本領域首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已通過專家驗收;孫衛(wèi)邦團隊于2018年入選了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與利用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屬于國內首個該領域的創(chuàng)新團隊。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保護體系正在逐步完善,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珍稀瀕危物種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yè)。 (中國科技網(wǎng) 2020年5月22日) 來源:http://www.stdaily.com/app/yunnan/2020-05/22/content_946068.shtml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