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傳媒掃描
青藏高原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高海拔生境和多樣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為真菌的演化提供了獨特條件。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團隊發(fā)現(xiàn)了刺銀耳屬的兩個新物種——墨脫刺銀耳和潔白刺銀耳。相關成果發(fā)表于《植物分類學》。 墨脫刺銀耳。昆明植物所供圖 潔白刺銀耳。昆明植物所供圖 刺銀耳屬以齒狀子實層和膠質子實體為特征,全球分布廣泛,常見于溫帶至熱帶森林的腐木上。該屬物種數(shù)量稀少,全球僅發(fā)現(xiàn)22種,分布于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在山區(qū)更為常見,例如中華膠質刺銀耳和喜馬拉雅刺銀耳等。 墨脫刺銀耳的模式標本發(fā)現(xiàn)于西藏林芝墨脫縣,生長于杜英屬、鐵仔屬和馬蹄荷屬為主的闊葉林腐木上。其子實體中等大小,菌蓋呈貝殼形至腎形,表面紅褐色至深褐色,菌柄基部顯著膨大。潔白刺銀耳的模式標本采自西藏日喀則定結縣,分布于松屬、紅豆杉屬和杜鵑花屬為主的針闊混交林中腐木上。其子實體小巧,菌蓋神似吸盤狀,潔白色,菌柄扁平圓柱形。 該研究不僅豐富了中國刺銀耳屬的物種多樣性,還為真菌分類學提供了新的分子數(shù)據(jù)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646/phytotaxa.690.2.5. (中國科學報?2025年3月4日) 來源: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3/539774.shtm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