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動態(tài)
|
傳媒掃描
你知道嗎?貌不驚人的蝸牛,居然有修復傷口的本領。近期,我國科學家用蝸牛黏液研發(fā)出一種“仿生創(chuàng)可貼”,為糖尿病足潰瘍等病癥治療帶來新希望。 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愈合難度很大。高血糖會讓傷口長期處于氧化應激和慢性炎癥狀態(tài),而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耐藥細菌滋生。這就像在鹽堿地里種莊稼,一方面土壤板結缺氧,另一方面細菌不斷“搗亂”,再好的種子也難以發(fā)芽。 大自然中有“傷口修復大師”——蝸牛。蝸牛爬行時,即使自身被粗糙的巖石劃傷,也能靠分泌的黏液快速愈合。蝸牛黏液中有什么物質,能有如此驚人的修復能力呢? 科學家通過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蝸牛黏液主要含有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包括尿囊素、彈性蛋白、糖胺聚糖等。其中,糖胺聚糖為多糖類生物大分子,是蝸牛黏液能促進急性和慢性傷口愈合的主要有效成分。 糖胺聚糖聽起來很陌生,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熟知的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肝素等都屬于糖胺聚糖。糖胺聚糖廣泛分布在人體細胞外基質中,它們?yōu)榧毎L設置“保護罩”,填充細胞與細胞間的空隙,是“天然黏合劑”,還有維持組織結構、潤滑關節(jié)、參與信號傳導等作用。 在近期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品種的蝸牛黏液內糖胺聚糖的結構不同。以俗稱“法國蝸?!钡墓饬链笪伵槔?,其黏液中的糖胺聚糖為最近發(fā)現(xiàn)的新型糖胺聚糖,結構與人體細胞外基質中的糖胺聚糖相似。能否用蝸牛的糖胺聚糖,幫助人體皮膚細胞生長呢?一款“仿生創(chuàng)可貼”就此誕生。 首先,需要給傷口塑造適合組織生長的愈合場所。用蝸牛的糖胺聚糖與明膠構建出類似人體細胞外基質的三維凝膠網絡,能打造細胞生長的“搖籃”。 治療糖尿病創(chuàng)口這塊“鹽堿地”,“施肥”也要定制化。通過動態(tài)硼酸酯鍵技術,將天然植物茶樹中的茶多酚“錨定”在凝膠中。當傷口局部葡萄糖濃度升高時,硼酸酯鍵會斷裂,藥物就能自動釋放。這不但解決了茶多酚易氧化、生物利用度低的難題,還實現(xiàn)抗菌、抗氧化、抗炎等多重功效。 這款“聰明”的“創(chuàng)可貼”,在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在糖尿病小鼠模型實驗中,貼片組傷口7天表皮再生率達72.6%,是生理鹽水組的2倍多,且膠原纖維排列與正常皮膚更為接近。 此外,貼片還能讓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tǒng)“冷靜”下來,使傷口炎癥因子水平下降50%以上,打破“炎癥—組織壞死”的惡性循環(huán)。它還能顯著抑制細菌在傷口部位定植,促進傷口愈合。我們期待,小小蝸牛為更多患者帶來幫助。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天然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本報記者張馳采訪整理) 《人民日報》(2025年8月30日?第5版) 來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8/30/content_30101207.html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