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兜蘭屬和杓蘭屬植物的葉片性狀分異及生態(tài)適應意義研究最新進展 文章來源:科技處 | 發(fā)布時間:2011-07-05 | 作者:李曉賢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guān)閉】 中國是兜蘭和杓蘭的分布中心,中國分布的兜蘭超過全球總數(shù)的1/3,杓蘭占總數(shù)的3/5。但是兜蘭和杓蘭的生境條件差異很大,兜蘭在中國西南主要生長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喀斯特石灰?guī)r地區(qū),杓蘭則生長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或亞高山林。杓蘭屬植物為地生植物,兜蘭屬植物卻存在地生、石上附生和樹上附生三種生長方式。兜蘭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林下,一年常綠,而杓蘭主要分布在溫帶和亞熱帶,冬季落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虹研究組在國家基金項目(NO.30770225)資助下,對兜蘭屬和杓蘭屬植物的葉片性狀分異及生態(tài)適應的關(guān)系進行了研究。 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杓蘭屬相比,兜蘭屬植物的葉片壽命更長、葉片及角質(zhì)層更厚、上表皮細胞巨大、氣孔面積/葉片面積比值較低和下陷氣孔、較低的飽和光合速率、葉肉導度,而與兜蘭屬植物生長于同一區(qū)域的長瓣杓蘭則具有杓蘭屬和兜蘭屬植物的雙重特征;由于保衛(wèi)細胞葉綠體的缺失,兜蘭屬植物的氣孔開放對紅光不敏感,而對藍光敏感,而且其光合誘導要比杓蘭屬植物慢得多;兜蘭屬植物對光照的要求較低,對水分條件的變化不敏感,但對低溫是非常敏感;兜蘭屬植物比杓蘭屬植物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葉片構(gòu)建成本,但更低的光合氮利用效率。杓蘭屬與兜蘭屬植物光合特性及葉片性狀反應了兩者對不同生境的適應性,兜蘭屬植物的特征反映了對石灰?guī)r地區(qū)低養(yǎng)分和水分環(huán)境適應。研究結(jié)果對于兜蘭屬和杓蘭屬植物的保護栽培具有重要意義。 |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