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_国产欧美视频在线播放_小早川怜子亚洲重口味_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午夜主播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left
新聞動態(tài)
科研進展

昆明植物所在石松類與蕨類植物化學成分研究取得進展

文章來源: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  發(fā)布時間:2014-06-24  |  作者:何雋  |  瀏覽次數:  |  【打印】 【關閉

 

  蕨類植物又稱羊齒植物,在植物系統(tǒng)中它們介于苔蘚和種子植物之間, 是一類獨特的植物資源。蕨類植物起源于4億年前的志留紀末期至泥盆紀初期,在種質和代謝方面均具有多樣性和獨特性的植物類群。全世界蕨類植物約有12000多種,我國是世界上蕨類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約有2600多種,西南地區(qū)約有2000種,約占全國總種數的77%,僅云南就有1500多種左右,占全國一半以上,因此云南素有“蕨類王國”之稱。按經典分類系統(tǒng),石松類植物包含于石松目,歸屬蕨類植物,但近年來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表明石松類植物是獨立于蕨類的植物系統(tǒng)。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趙勤實研究組在國家重點室基金和國家基金委-云南省政府聯(lián)合基金(U0932602)的支持下,對西南地區(qū)特有蕨類資源進行了研究。完成了11種西南地區(qū)產的石松類植物的生物堿成分研究,構建了超過200個石松生物堿的化合物庫,該化合物庫涵蓋了目前已發(fā)現的石松生物堿結構類型,其中包括新骨架結構12個。該課題組還與楊玉榮課題組合作開展了兩個石松生物堿全合成,已完成了一個生物堿全合成。發(fā)現了新型抗艾滋病毒、抗流感病毒和抗乙酰膽堿酯酶化合物及抗糖尿病活性成分,若干活性成分正在進行全合成、結構修飾及成藥性研究。 

  以上研究成果已在Organic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 Tetrahedron letters,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等刊物上發(fā)表20多篇論文。聯(lián)合基金項目順利結題,在汕頭結題交流會上被專家組評為優(yōu)秀。

已發(fā)表在Organic Letters Chemical Communication 上的新穎結構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