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_国产欧美视频在线播放_小早川怜子亚洲重口味_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午夜主播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left
新聞動態(tài)
科研進展

昆明植物所完成福建武夷山第一次野外考察

文章來源:  |  發(fā)布時間:2015-06-03  |  作者:馬文章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2015年5月24日至30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工作人員一行9人對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開展了野外考察。本次考察是應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邀請,旨在對文獻記載模式產地在轄區(qū)內的植物進行回訪、調查,并采集相關的標本和分子生物學實驗材料。

  在為期六天的野外考察中,考察隊克服了山高路遠、天氣惡劣等不利因素,對福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的黃溪洲、黃崗山、掛墩、桃源峪、大竹嵐等核心地帶進行了調查,詳細記錄了模式產地種的生境、居群現(xiàn)狀等信息,并采集了標本和分子生物學實驗材料。

  本次考察一共采集標本553號(其中地衣280號,苔蘚植物153號,維管束植物120號),其中包括模式產地種25個,超過文獻記錄產自該地區(qū)的模式產地植物種數(shù)的30%。其他相關工作也將穩(wěn)步推進。所有模式地產植物標本將分別存放于昆明植物所標本館與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標本室。

  此次武夷山模式產地植物調查是近年來昆明植物所標本館開展的橫向合作項目之一,旨在充分發(fā)揮我館經(jīng)典植物分類優(yōu)勢,為自然保護區(qū)的保護管理和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從而不斷擴大昆明植物所的對外影響力。

  野外標本壓制

  武夷山模式產地種:福建細辛(Asarum fukienense C. Y. Cheng & C. S. Yang)

  

  模式產地種:疣黑蘚(Andreaea mamillosula P. C. Chen & T. L. Wan)生境

  相關背景 

  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始建于1979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批示成立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核心區(qū)與30公里外的武夷山風景區(qū)一同于199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在海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模式產地和原產地模式標本 

  模式產地:為一個新種發(fā)表時所指定的模式標本的產地。

  原產地模式(topotype)標本:與模式標本采自同一產地的標本,原產地模式標本沒有命名學意義。

  模式標本具有不可替代的命名學和分類學(雖然模式標本不是一個物種“最典型”的代表,但是在分類學實踐中,模式標本的性狀卻往往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jù))意義。從模式標本上提取材料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可保證所用的材料就是該模式標本所代表的類群,但世界各大標本館對于從模式標本上取樣都有較為苛刻的規(guī)定,而且從很多采集年份較早(如30年前)的模式標本上提取DNA的成功率較低。因此,根據(jù)文獻記載對模式產地進行調查,采集原產地模式標本,并獲取新鮮實驗材料便有了新的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