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躍虎研究組與中央民族大學龍春林團隊合作發(fā)表了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屬新種——麻根Piper magen B. Q. Cheng ex C. L. Long & Jun Yang (圖1)。 在西雙版納地區(qū),傣族、基諾族、哈尼族群眾非常喜歡一種香料植物,當?shù)?/span>稱之為“麻根”,食用其莖或葉。香料植物專家程必強先生于1986年在“滇南民族食用香料植物”一文中(熱帶植物研究,1986 (29): 70),首次記錄了“麻根 Piper sp.”,并以“香氣撲鼻”和“頗新穎”表達了對麻根香味的贊美;在1995年出版的《云南熱帶亞熱帶香料植物》(1995)及《西雙版納高等植物名錄》(1996)兩部專著中,程必強等根據(jù)當?shù)乩习傩盏慕蟹?/span>“麻根”給該植物取名為Piper magen B. C. Cheng, ined.,然而并未對該物種進行詳細的描述,也沒有正式發(fā)表或刊登過,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民間物種(ethno-species),也是植物學上的存疑種。 昆明植物所研究團隊于10多年前在西雙版納集市調(diào)查過“麻根”,2012年在野外開展民族植物學調(diào)查時采集到該植物的幼年期標本,在隨后的4年多時間里持續(xù)跟蹤尋找,2016年5月終于在勐臘縣關累鎮(zhèn)找尋到了該植物帶雌、雄花序的標本。在形態(tài)學上,該新種與裸果胡椒(P. nudibaccatum Y. Q. Tseng)相似,但是該種的雄花序軸頂部裸露突出無花,裸露突出部分長約為1-3毫米,雄蕊三枚;柱頭3-4;木質(zhì)化藤本明顯具栓質(zhì)化翅,幼年期葉心形,葉脈掌狀,葉脈區(qū)在葉正面明顯呈灰白色比較容易區(qū)分。 目前,該種僅發(fā)現(xiàn)2個居群,且數(shù)量稀少,加之當?shù)厣贁?shù)民族尤為喜愛、頻繁采集食用,導致其在野外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根據(jù)ICUN標準,該物種的瀕危等級為極危[CR B1b (iii)],亟待開展保護研究和持續(xù)利用方面的工作,以防止由于環(huán)境和人為破壞而導致野外滅絕。 研究團隊繼續(xù)沿用程必強使用的“麻根Piper mangen”命名該新種,并正式發(fā)表在Phytotaxa期刊上。楊珺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龍春林為通訊作者。 圖1: 麻根照片 A. 生境; B. 幼年植株; C. 成年葉正面; D. 成年葉背面; E. 雄花序; F. 雌花序; G. 果序; H. 木質(zhì)莖; I. 幼莖; J. 苞片和雄蕊. (責任編輯:楊梅)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