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_国产欧美视频在线播放_小早川怜子亚洲重口味_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午夜主播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left
新聞動態(tài)
科研進展

傳統(tǒng)藥材中吲哚生物堿新穎結構及抗微生物活性研究取得系列新進展

文章來源: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  作者:魏鑫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單萜吲哚生物堿以其復雜的結構特征以及顯著的生理活性,長期以來備受有機化學家和藥學家的關注。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及多重耐藥威脅著人類健康,而源于植物的抗菌、抗真菌天然小分子備受關注。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羅曉東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抗菌、抗真菌單萜吲哚生物堿新穎結構和初步活性研究上取得系列新進展。 

  1. 中國狗牙花(Ervatamia chinensis)民間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及癤腫等疾病,研究組博士研究生于浩飛等從該藥材中發(fā)現(xiàn)豬籠草狀吲哚生物堿erchinines AB,其獨特的結構中具有二氮?并噁唑烷3個半縮醛胺的復雜單元片段。Erchinines AB對枯草桿菌最低抑菌濃度(MIC)為0.78 μg/mL與抗生素頭孢噻肟(0.39 μg/mL)幾近相比。同時,erchinine B對紅色毛癬菌MIC6.25 μg/mL,與抗真菌藥灰黃霉素相當。上述研究成果以“Nepenthes Like Indole Alkaloid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from Ervatamia chinensis為題在線發(fā)表在Organic Letters (DOI: 10.1021/acs.orglett.8b01675上。 

  文章鏈接

 

  2. 非洲馬鈴果(Voacanga africana)主要用于治療瘧疾、痢疾和潰瘍等疾病,博士研究生丁彩鳳等從該藥材中獲得吲哚生物堿Voacafricines A B,其結構單元含吡咯/吡啶/吡咯/哌啶/呋喃稠合的多重雜環(huán)體系。Voacafricines A 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傷寒沙門氏桿菌抗菌活性優(yōu)于植物抗菌藥黃連素和黃藤素。上述研究成果以Antibacterial Indole Alkaloids with Complex Heterocycles from Voacanga africana為題發(fā)表在Organic Letters2018, 20, 2702。 

  文章鏈接

 

  3.鉤吻(Gelsemium elegans)別名斷腸草,為著名的毒性中藥材,民間多用于殺蟲以及治療皮膚潰瘍,博士研究生魏鑫從該藥材中發(fā)現(xiàn)了鉤吻定堿與C9結構單元雜合而成的新骨架吲哚生物堿Gelselegandines A-C,該類化合物僅顯示了較弱的抗菌活性,研究成果以Antimicrobial indole alkaloids with adductive C9 aromatic unit from Gelsemium elegans為題發(fā)表在Tetrahedron Letters2018, 59, 2066上。 

  文章鏈接 

 

  羅曉東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藥用植物中生物堿新穎結構、藥效及新藥創(chuàng)制研究,在此方向已發(fā)表60余篇論文,其中11篇發(fā)表于Organic Letters(自然指數(shù)刊物),研究組論文報道的13個新穎/活性生物堿被《天然產(chǎn)物報告》作為熱點分子介紹Hot off the press,Nat. Prod. Rep. 2018,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08, 2007。

(責任編輯:李雪)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