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2018年10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昆明海埂會堂玉蘭廳舉行《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關新聞,并回答記者提問。云南省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史政,云南省人大常委會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董英、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譚叢,云南省環(huán)境保護廳副廳長高正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西南林業(yè)大學教授吳松等出席發(fā)布活動。新聞發(fā)布會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田虎青主持。
董英副主任介紹,《條例》已經云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施行,標志著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進入了規(guī)范化、法制化軌道。高正文副廳長介紹了學習、宣傳、貫徹《條例》方面的工作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 據悉,該《條例》是全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性法規(guī),開創(chuàng)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的先河?!稐l例》文本起草過程歷時7年,共7章40條,分別為總則、監(jiān)督管理、物種和基因多樣性保護、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保護、公眾參與和惠益分享、法律責任、附則。云南在全國率先出臺《條例》,對健全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法規(guī)體系、推動國家開展相關立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對進一步加強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會同云南省環(huán)境保護廳率先在全國發(fā)布了云南生物物種名錄、物種紅色名錄和生態(tài)系統名錄,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并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肯定?!稐l例》在總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明確了編制并發(fā)布相關名錄,并對極小種群物種實施搶救性保護。《條例》明確了要加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傳統知識、方法和技能的保護,并建立了生物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的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既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相關精神,也突出了云南的地方特色。 新聞發(fā)布會上,孫航所長回答了春城晚報等媒體記者提問,并在會后接受了昆明電視臺采訪。 新聞發(fā)布會現場 孫航接受昆明電視臺采訪 孫航回答記者提問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