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為推進中國科學院國際科學傳播工作,培養(yǎng)一支優(yōu)秀的公共信息官隊伍,提升境外新聞傳播與新聞策劃能力,2019年4月26日至4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承辦的“2019年中科院公共信息官研討會”在云南昆明舉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學院媒體關(guān)系負責人Chris Balma、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EurekAlert!科技新聞網(wǎng)站主管麻冬曉作為特邀講師出席會議并作報告。中科院部分院屬單位公共信息官20余人參加此次研討會。 昆明植物所黨委書記楊永平、中科院國際合作局綜合處副處長張清泉出席研討會并分別致辭。他們在發(fā)言中指出,在世界各國前所未有地關(guān)注中國、報道中國的當下,中科院想要建設(shè)國際一流的科研機構(gòu),應當建設(shè)一支專業(yè)、優(yōu)秀、活躍的國際科學傳播隊伍,主動發(fā)聲,講好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為樹立我院良好的國際形象貢獻自己的力量。 研討會上,麻冬曉首先作了題為“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mmunication”的報告,她闡述了科技新聞報道的重要性,對如何開好新聞發(fā)布會及寫好科學報道提出了諸多頗具操作性的建議,著重對公共信息官這一職業(yè)和專業(yè)要求作了深入而詳細的解讀,為與會學員全面深入了解國際科學傳播的整體圖景提供了重要平臺。隨后,Chris Balma以“New frontiers, new challenges”為題和大家分享了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學院媒體關(guān)系運營中的實例,為大家講解如何選擇新聞選題,利用多種媒介向世界進行科學報道,用生動鮮活的案例與學員們分享了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豐富經(jīng)驗,從不同維度闡述了國際科學傳播的內(nèi)涵和價值,精彩紛呈的案例分析讓大家對于全球環(huán)境下的國際科學傳播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在圓桌討論環(huán)節(jié)中,與會代表就各自在國際科學傳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挑戰(zhàn)和機遇展開了積極討論。部分與會代表還分享了參加2019年AAAS年會的經(jīng)驗和感受。 為進一步提高公共信息官在實際工作中對新聞圖片的敏感性和把握度,本次培訓還特邀了新華社簽約攝影師,《中國國家地理》特約撰稿人程斌針對如何拍攝新聞圖片進行了課堂講授和實地拍攝指導。 本次研討會議得到了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學員們通過進一步了解國際科學傳播的發(fā)展現(xiàn)狀,也看到了自身發(fā)展的巨大差距,表示將努力運用國際科學傳播的思維理念,積極參與國際科學傳播的重要平臺,不斷提升研究所進行國際科學傳播的能力。希望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提高各院屬單位國際科學傳播工作的意識及理念、鼓勵其國際科學傳播工作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建立一支專業(yè)的國際科學傳播隊伍,促進中科院整體國際科學傳播邁上新臺階。
會議合影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