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5月17日,隨著紫色誘人的蔥花結成豐碩的果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主辦的以“一帶一路謀發(fā)展 蔥蒜飄香促創(chuàng)新”為主題的首屆蔥屬植物專題展在東園中烏全球蔥園(昆明中心)圓滿落幕,這是國內首次以蔥屬植物為主題的專題展,為期一個月。專題展期間游人如織,蔥花的盛放成為口口相誦的傳奇。 蔥屬植物有重要的經(jīng)濟利用價值,許多種類被人類作為蔬菜、藥用和觀賞植物進行了長期的栽培利用,與人類社會的文明史息息相關。全球有蔥屬植物約500多種,集中分布于亞洲的阿富汗、土耳其、伊朗、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以及天山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等國家和地區(qū),我國有記錄的原生及栽培種類有110種,絕大部分的種類具有特殊的蔥蒜氣味。昆明植物園收集保存有蔥屬286個引種號、近130種(含變種),食用和觀賞類蔥屬植物30種和品種。
蔥花盛開 專題展期間,昆明植物園為游客奉上了一場蔥屬植物的視覺盛宴和科普大餐,力求將科學、藝術和文化融入到專題展中。蔥園分為觀賞蔥屬展示區(qū)、蔥屬植物原生種展示區(qū)、食用蔥屬植物區(qū)和藥用蔥屬植物區(qū)。蔥屬家族的成員們勾勒了一個開滿蔥花的世界,姹紫嫣紅、招蜂引蝶。另外,植物園還精心打造了“蔥花雕塑”園林小品,2.2m高的大花蔥、2m寬的竹籃里象蒜、大蒜、蔥、洋蔥等十分逼真,將藝術、生活、植物及科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水榭中“榭垣蔥影”主題展板展示了蔥屬植物文化、全球蔥屬植物分布、蔥屬植物多樣性、蔥屬植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文化、藥用等方面的科普宣傳知識。另外,展示中心的“水鏡舒翠”蔥屬植物圖片實物展,豐富多彩的室內展品,游客可欣賞到蔥屬植物、標本、種子電鏡精美照片,以及蔥屬植物盆栽植株、鱗莖、種子和相關產(chǎn)品等60余種實物展品,在欣賞蔥花的同時,通過感觀體會蔥屬植物帶給人類的福祉。 科普展示 昆明植物園舉辦的多場科普活動,場面非常火爆?!坝粲羰[蔥”大型紙藝手作課互動活動在開展儀式當天舉行,由手工達人舒欣老師現(xiàn)場教學,大家共同制作完成一株高2.1m的超級紙藝大蔥花,花序由160支花朵組成,成品在活動后在昆明植物園展示中心展出,引得游客駐足觀望;西南聯(lián)大研究院附屬小學的66名二年級同學定制了為期一天的蔥屬植物主題科普活動,同學們到中烏全球蔥園(昆明中心)認識并觀察蔥屬植物,了解蔥屬植物的分布、利用和多樣性等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并制作精美的手工皂,把學習、體驗、記錄和感悟結合起來;與在地自然教育聯(lián)合開展的“蔥花朵朵開-自然筆記體驗課”、“蔥蔥顯微大發(fā)現(xiàn)”,一經(jīng)推出,受到許多學生、家長的青睞??破栈顒觾热菰O置與學校生物課緊密結合,同學們認識了宏觀生活中和微觀世界中的多種蔥屬植物,并在自然筆記中記錄下其豐富多彩的特征習性,同時也促進了家長與孩子間的關系,家長與孩子一同學習的場景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此外,昆明植物園圍繞蔥屬植物主題設計制作的親子文化衫、冰箱貼、馬克杯、徽章、帆布包、書簽等多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深受游客喜愛。 科普活動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 據(jù)了解,中烏全球蔥園受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高度重視,在4月19日上午10時就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情況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中,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就“絲路環(huán)境專項”接受采訪時,中烏全球蔥園赫然在列。本次蔥屬植物專題展受到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一共有17家媒體、43次報道。其中,央視、中新網(wǎng)、新華網(wǎng)、云南新聞廣播、昆明日報、春城晚報、都市時報等都進行了相關報道,包括3篇為報紙類、20篇為網(wǎng)頁新聞、4次電視報道、2次直播互動(央視新聞移動網(wǎng)網(wǎng)絡直播間)、2次廣播播報、12篇發(fā)布于各大媒體自媒體平臺。據(jù)統(tǒng)計,專題展期間吸引游客2.8萬人次,入園人數(shù)是2018同期的4.6倍,售票金額是2018年同期的5倍多。本屆蔥屬植物專題展為展現(xiàn)植物園在物種收集、園區(qū)建設、科普教育和開放創(chuàng)收的融合發(fā)展進行了有效嘗試并提供了成功范例,今后蔥屬植物專題展將會持續(xù)為游客們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媒體采訪 “全球蔥園”(Global Allium Garden)由位于中國云南的“昆明中心”和位于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中心”兩部分組成。4月30日,塔什干中心也對公眾開放,烏國眾多主流媒體進行了相關的報道。全球蔥園將對世界蔥屬植物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地收集、保育和研究,同時進行資源挖掘和利用,成為“一帶一路”倡議民心相通、實施公眾科學教育的重要平臺。昆明植物園首屆蔥屬植物專題展是“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烏雙方合作成果的重要展示,對中烏雙方合作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其成效受到廣泛關注和肯定,同時也標志著雙方的合作邁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