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2020年度中科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青年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 | 發(fā)布時間:2021-01-26 | 作者: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為弘揚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分類室)的優(yōu)秀學術傳統(tǒng),加強青年學術交流和學科交叉融合,增進研究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植物學、生態(tài)學等學科的整體發(fā)展,1月20日,分類室舉辦了2020年度青年學術論壇。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昆明植物所所長孫航研究員、黨委書記李宏偉、副所長普諾·白瑪?shù)ぴ鲅芯繂T,種質庫主任李德銖研究員、資源室主任吳建強研究員、昆明植物園主任孫衛(wèi)邦研究員、科技處處長朱衛(wèi)東和分類室主任楊祝良研究員作為本次學術論壇的點評專家,對青年學者的科研工作進行指導點評。 開幕式上,孫航在致辭中鼓勵青年學者要多交流,勇挑重擔,圍繞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進行科研攻關,爭取原創(chuàng)性突破成果。楊祝良研究員代表院重點實驗室做2020年度部門工作總結報告。
昆明植物所孫航所長在開幕式上致辭
院重點實驗室主任楊祝良研究員做部門工作報告 在本次青年學術論壇中,共有22位青年學者代表分類室的6個大團隊16個研究組做學術匯報分享,從研究組學科方向、個人研究課題以及2020年的科研成果、存在問題及科研展望等幾個方面,向在座嘉賓和全室?guī)熒M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闡述。整個學術匯報內容既包括植物系統(tǒng)演化、區(qū)系地理和植物多樣性等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領域,也包括高山植物繁育生態(tài)、進化適應等特色方向的科研進展,以及在進化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等前沿學科的階段性成果,從宏觀的系統(tǒng)、生態(tài)到微觀的分子、基因均有涉及。同時,分類室還邀請了兄弟部門的三位青年學術代表,植化室的劉燕副研究員、種質庫的周偉副研究員和資源室的徐偉副研究員分別做題為“植物萜類的生物合成及功能”、“植物為何要避免自交?”和“How a tree became a crop: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domestication and genetic basis of architecture of castor bean”的特邀報告。
青年學者們做學術報告
特邀青年學術報告(從左到右依次為:周偉副研究員、劉燕副研究員和徐偉副研究員)
現(xiàn)場專家點評 本次論壇較為全面地展示了目前分類室的學科方向發(fā)展狀況和一年來取得的豐碩科研成果,促進了青年人對學科發(fā)展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加強了各研究組的互相交流,也提升了青年學者的科研自信,為2021年分類室的科研工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分類室科研力量分散、學科方向不夠凝練的問題。 最后,李宏偉書記代表研究所、楊祝良主任代表分類室對本次青年學生論壇分別進行了總結講話。楊祝良鼓勵青年人要盡快成長起來,以服務國家需求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當中。李宏偉強調,中國科學院就是我們國家科學研究的“國家隊”,昆明植物所作為科學院的特色研究所,要堅持“四個面向”,集中力量開展科研攻關,解決在本研究領域的“卡脖子”問題。
研究所李宏偉書記代表研究所做總結發(fā)言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