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昆明植物園暑期去哪兒第三期“植物的潛能”圓滿結(jié)束 文章來源:昆明植物園 | 發(fā)布時間:2023-08-16 | 作者:文/趙柳平;圖/昆明植物園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guān)閉】 8月11日至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暑期去哪兒”微夏令營第三期活動順利開展,本期的活動主題是“植物的潛能”,通過探索植物的內(nèi)在潛能,揭露植物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本期共招募17個親子家庭,親子共同參與,協(xié)助完成植物潛能的探索及實操。本次活動為期兩天一夜,帶領(lǐng)小朋友們探索植物、親手參與實驗操作、制作植物手工等。 ![]() 第一天,17個親子家庭初次見面,大家相互自我介紹并分享參與活動的期望。早上分組在昆明植物園觀葉觀果園及百草園探索,小朋友們了解了色素、無患子皂苷、藥用成分、纖維等都是植物的內(nèi)在潛能,都可以造福人類,還親手采集了含有不同色素的植物葉片,用敲打的方法制作了屬于自己的葉拓布包,利用植物無患子的果實制作天然無患子洗手液。
![]() 百草園探索、拓印布包及無患子洗手液制作 下午,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昆明植物所李丹老師先給小朋友們分享什么是植物化學、植物化學有什么用、我們身邊的植物化學有哪些;隨后,昆明植物所劉一帆老師向大家介紹后續(xù)的實驗材料、實驗原理和實驗注意事項。小朋友們分為5組,在兩位老師指導下,自己動手完成植物色素分離實驗和植物色素染色實驗,利用硅膠液相色譜分離法分離出蘇木、紅花、楓香的色素,由于不同分子量導致不同的色素有不同的沉降速度,呈現(xiàn)出非常漂亮的色素帶,還利用了不同的植物色素進行棉布染色實驗,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色素分離實驗 第二天的活動主要以探索“扶荔宮”中植物的潛能為主,大家通過探索任務(wù)單的指引,觀察了可以改變味覺的神秘果、可以做很多生活用品的竹子、劇毒植物見血封喉、菩提樹滴水葉尖現(xiàn)象、可以釀酒的龍舌蘭、可以提取精油的香料植物,大自然的食葷者豬籠草、捕蠅草等,近2500種植物應(yīng)接不暇,感受到熱帶植物的多樣性。大家分別采集了自己喜歡的香料植物并使用紫草和當歸親手制作了古方“紫云膏”,可用于蚊蟲叮咬、皮膚腫痛。家長和小朋友們還一起協(xié)作完成非遺竹扇編織,學會了竹扇編織方法。
扶荔宮探索、紫云膏制作及竹扇編織 夜幕降臨,所有家庭搭建好夜宿帳篷后,在動植物大咖錢櫟屾博士帶領(lǐng)下,觀察百草園的小動物,看到了緩慢移動的小刺猬、睡在竹子上的黃臀鵯、蚊子的幼蟲等,還聽到了各種蛙聲,利用燈誘看到了許多蛾子及胡蜂,在黑夜中感受昆明植物園動植物和諧共生。夜游結(jié)束后大家還分享了自己帶的水果并在扶荔宮夜宿,結(jié)束兩天一夜的昆明植物園之旅。
夜游植物園及分享 通過昆明植物園精心的設(shè)計、認真的準備,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讓家長和小朋友們更深刻的理解“植物的潛能”,促進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關(guān)系,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顒右龑∨笥炎呓茖W、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念,將科學的種子種在每一位活動者心中,讓所有參與活動的小朋友都可以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